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徐州科技招商政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徐州科技招商政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徐州以后的发展会怎么样?
国务院最近批复将徐州定位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省定位为苏北振兴的引擎,苏北小康的领头羊。徐州现在在飞速发展,3条地铁在热火朝天地兴建。辐射淮海经济区能力越来越强。徐州医疗能力强,徐州三甲医院二院,四院,中医院,一院等三分之一病人来自周边省。徐州市区面积又扩大200多平方公里,徐州前景广阔。
徐州作为一个普通的地级市,发展成现在的样子已经很不错了,除去直辖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还能有多少城市综合实力比徐州强的那,要想发展,政策是最重要的,就在江苏省内说事,徐州获得条件可以排在第几,肯定在南京、苏州之后,还要和无锡、南通、常州竞争。其次,淮海经济区概念太模糊,没有真实的上升到国家层面,看了很多政策报告,淮海经济圈根本就排不到前20位,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徐州的整体配套在地级市层面有天然的优势,有211大学,有全国前100的三甲医院,有地铁、有机场、有人口红利等等,从以前的资源型城市渐渐过渡成科技创新型城市,这条路很漫长,需要自己努力,也需要旁边城市兄弟的合作发展
未来徐州怎么样,我想肯定比现在好多了,但是排名前进多少真的很难,目前经济总量在27名,综合实力在40名,这些已经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了,因为现在的强省会战略,从前那些比较弱的省会城市慢慢也会发展起来,比如太原、兰州、乌鲁木齐等,所以徐州没有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很难和省会去竞争。总而言之,生活条件会越来越好,但是整体排名不降就不错了!
不说未来很远,畅想一下5年后徐州人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购物篇:买!
5年后,徐州现在在建的苏宁广场、三胞广场、铜山万达广场等肯定悉数开业,徐州人民消费将真正实现购物就在家门口,而商场的定位将更加倾向于满足周边需求,或者是追求差异化经营,娱乐美食、高端购物、文艺休闲等特色化定位将更加吸引消费者。
交通篇:轨交开道 说走就走!
先来说说地铁,徐州地铁的建设可谓“万众瞩目”,从开工到建设都吸引着众多徐州市民的关注。根据原计划,到2020年,徐州地铁1、2号线都将运行,相信在未来,乘地铁出行将成为常态。再看动车和高铁,从目前规划的徐州整个高速铁路线路走向上看,呈现“北上南下,西连东出”放射状脉络。万众瞩目的郑徐客运专线 第1根轨道在徐州开铺。除此之外,徐沛快速通道沛县段施工建设提速,预计2016年底竣工。市内出行有轨交,县区出行有快速路,外地出行有高铁,全方位满足徐州市民出行要求。
房价:基本稳定
根据上个月中指院的数据来看,8月徐州均价5697元/平米,较7月均价环比下降0.90%,并创下近年来新低。徐州的房价未来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涨跌幅。而关于未来的房价,业内人士也是众说纷纭。
徐州在全国所有非省会地级市当中属于综合实力名列前茅的,最初的定位也比较高。可以说是苏北唯一能够拿的出手的大城市。
不过徐州和苏南城市群不同,徐州是以国企和交通枢纽位置为依托发展壮大起来的,民营经济并不发达,民富程度也不算高。随着近年来城建的高速发展,房价也是扶摇直上。作为苏北当之无愧的中心城市,徐州的发展从局域经济来讲还是龙头级别的,但是未来在省内的发展优先级如何,还要看苏锡常等城市的企业饱和度以及用工成本变化。现在很多长三角、珠三角企业因为所在区域的用工高成本以及房价地价飙涨而被迫外迁,省内次发达区块便是首选。如果能够利用好自身的有利优势,未来竞争力还是很强的。
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徐州的人均收入水平只有苏州、南京、无锡的一半,这一点如果体现出价值,那就是降低企业成本的最大优势,如果体现不出价值,那就会成为丧失人才竞争力的根源。
苏北在江苏来说是比较落后,但毕竟这是江苏,是人均经济数据全国第一的省份,尤其徐州这样的城市放在除广东、山东以外任何省份都能够稳居前三,有此基础,能不能发展壮大完全看规划和机会,其本身基础条件是没有问题的。
徐州未来的发展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徐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重镇和商贾云集之处,在人口规模、城市面积、经济基础、文化教育各方面都俨然有大城市的风采,尤其是近代以来清末和民国重点建设的布局,令其交通、工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在区域内形成了特有的优势,并一直影响至今。
改革开放之后,徐州由于开放较晚,加之深居内陆,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大发展的机会,虽然处于活跃的长三角经济带,但却因三省交界的尴尬地理位置成为了江苏省的边缘地带,反而城市大量的人口、资源被江浙沪持续虹吸,致使城市人才外流严重,产业单一化,发展裹足不前。
在2003年的时候,江苏省逐渐意识到了苏北振兴的重要性,因徐州综合实力以及地区影响力较强,所以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苏北一哥”,省政府也努力构建了江苏三大都市圈之一的“徐州都市圈”,带动苏北经济发展,提升江苏省竞争力。
并有意坐大徐州效仿南京辐射外省鲁、豫、皖省边界地带,想法很美好,但是很可惜,是因为当时苏南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省政府协调不出那么多的资源来发展苏北边缘地带的徐州,但是这个构想却得到了不少省领导以及上层的共鸣。
2017年的时候,全国人大江苏代表团联名提出议案,呼吁在国家层面尽快启动实施淮海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探索建立跨省际区域合作机制,使该区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省政府的提案得到了发改委的重视,仅仅在三个月后,国务院就批复了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在城市定位上要强于一般地级市。
批复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后的徐州,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从国家发展大局来看,区域共同发展将会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大趋势,淮海区域经济洼地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关注,或成为中国未来经济新的增长引擎,徐州被寄予厚望。
徐州最明显的优势是中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坐拥陇海线和京沪线两大铁路干线,淮海经济区其他城市想要谋求发展首先要有铁路打破封闭的内部环境,如人口大市菏泽至今未通高铁,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如果能率先接入徐州东站,不失为一种成本最低、受益巨大的选择。
此外,徐州不光得到了省里的资源支持,还与国家长三角规划契合,尤其是长三角里加入了安徽,对徐州的发展则是一大利好,大大破除了苏皖之间行政壁垒,徐州西面和南面拓开了新天地,安徽宿州、淮北等城的积极响应,不仅给近邻徐州壮了场子,还得到了切切实实的协同发展,令枣庄也有对接之意,淮海核心朋友圈成员越来越多。
徐州的发展,或者说淮海经济区的发展虽然因省域壁垒而困难重重,但随着国家进一步的支持和地方的努力,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目前淮海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如火如荼般的开展,小到跨省公交、地铁的互通,大到产业对接、优势互补,脚踏实地的努力才是量变到质变的正道,而这一切正在进行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徐州科技招商政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徐州科技招商政策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