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政策信息网 招商政策表

栏目: 招商政策 编辑: 瑞特招商网 浏览量: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招商政策信息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招商政策信息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一线城市”这个说法靠谱吗?

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家统计局明确的只有: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副省级城市,直辖市,节点城市;并无一线,新一线城市这种说法,可以说北上广深为四大一线城市的说法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中国成立以来也并没有从国家电视台以及媒体上提到过四大一线城市,更不用说15个新一线城市的说法了!

招商政策信息网 招商政策表

我们看第一财经把成都排在第一位,得分为100分;我们再来看老牌劲旅:南京、天津、武汉、重庆、苏州、杭州这些城市来对比,我们把经济、教育、人均、科研、互联网、交通等软实力分开来比较,成都没有一个能进入前三,有些项目反而拖了所谓新一线城市第一阵营的后腿,那么我就问了:凭什么成都能得100分?如果光算你的面积和人口,你们成都和重庆两个城市排第一,我服,这两项真的是无短板!

综上所述,第一财经不靠谱!

个人觉得还是靠谱的,毕竟也是权威机构评选出来的,有一定的真实性可靠性。但是,有些机构就不一样了,由于各机构良莠不齐,排出来的名次可靠度只能作为参考

这里说的新一线城市应该是说的综合实力,而不是比较单一的经济排行榜或者是商业魅力排行榜,虽然各种各样的评比排榜都有,我始终觉得新一线排名还是说的综合实力。

网上流传的比较火的一个排行榜是第一财经公布的,榜名叫2020年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如下图,然后却用五个指标引出了城市排名,把各大城市按这五个指标进行排名,先不去说他的公信力如何,我觉得从最基本的逻辑上说不过去,我在想这到底是比人多还是比出去逛街的人多呢?你商业排名就商业排名,为什么又成了新一线排名呢?新一线里的合肥,佛山比宁波强?

如果单看商业魅力排行榜成都排在第一还说的过去,要是论综合实力,我觉得这个排名还是有点水分的,我很质疑这个排名。

“新一线城市”这个说法靠谱吗?

老实说,我觉得靠谱指数并不高。因为不论是新一线城市还是一线强、一线中等的排名都是没有官方站台的,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商业机构和自媒体博取眼球的噱头。那么城市的等级究竟是如何划分的呢?

国家认可的城市等级划分目前只有一个,就是2014年12月29日国家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将城市等级划分共有5类7档。分别是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Ⅰ型、大城市Ⅱ型、中等城市、小城市Ⅰ型和小城市Ⅱ型7个档次。

而评判城市等级的要求只与城市常住人口有关。

其实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常住人口就是最大的资源,为什么呢?

1.城市的人口反应经济发展状况。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口呈现流入状态,那么其经济发展大体上会呈现向好趋势。因为,有经济的支撑才能吸引人口就业和创业,一个经济不景气的的地方是难以留住人口的,这种现象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大多数城市普遍存在,大量农民工外流到沿海地区或西部省份中心城市务工就是最好的例子。

2.城市的人口反应民生发展状况。城市人口还受民生发展的影响,试想一个地方教育不行、医疗不行、交通出行不行,那么如何留住人口,又如何吸引人来。

3.城市的人口还受大城市虹吸的影响。一般地,省域中心城市对周边二级市存在天然的虹吸作用,在省域中心城市处于发展扩张状态时,对其周边100~150公里或1小时经济圈内的城市具有较强的虹吸作用,虹吸作用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人口的流动

因此只将常住人口作为评判城市等级的条件是说得通的。

现在的网络上或现实中为什么官方的城市等级界定反而没有民间企业或组织的评价更受推崇呢?

1.官方对同一类别城市的界定区间较大

首先,新一线城市只是上海”第一财经”一个媒体按商业魅力划分的结果,可信度较低。

  • 基础按商业资源、城市枢纽、活跃度、生活多样性、未来可塑性计算,主要依商业为主。


  • 政治、大区交通、军事、科教、文化、医疗等社会承载力没有体现。

一线城市只有三大城市群综合核心城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

  • 社会综合体,城市群核心城市或中心城市在政治、经济、交通、军事、科教、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和持续性需要认真对待。

  • 例如:济南、福州、合肥、昆明等城市,综合功能及可持续性明显要强于东莞等经济类城市。
  • 长三角各中心城市,南京市城市管辖面积和人口明显偏少,无轮从政治、交通、军事、历史文化、科教,发展潜力巨大。
  • 类似东莞流动人口较多城市,2018年流动人口持续减少,发展潜力有限。
  • 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深圳市无法立足一线城市,苏州、青岛、宁波、大连、东莞等地位也会逐渐降低。

靠谱性只有六七成,最主要的还是权威性不足。它并不是由官方研究发布的,商业媒体通过一整套指标,算出来的。有量化指标就必然有权重,这个权重争议还是非常大。就说交通和文化吧,谁的比重应该高一些,这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

新一线城市是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依据品牌商业数据、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及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排名而出。

2019年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为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西安、苏州、天津、南京、长沙、郑州、东莞、青岛、沈阳、宁波、昆明。

看看2019年的榜单争议还是有的。前面几座省会城市争议倒是不大,主要是后面几个城市。比如说,为什么厦门没有入选?而东莞、沈阳乃至昆明入选了。西安的排名有如此之前吗?超过了苏州、南京、郑州、青岛等全国知名城市。

一份榜单靠不靠谱,主要有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发布者的权威性。如果是商业媒体发布的,由于夹杂着自身的利益,权威性就会打折。第二个就是内容的质量。如果发布的榜单与人们的常识或者感受都存在相悖的地方,那么这份榜单肯定不过关。

对于一线城市这份榜单,人家都还当做野榜来看待,只会把它当做一个参考,而不是权威结果。

传统的城市划分出现于90年代中期,当时只有一二三线之说,并且一线城市只有北上广这三个,二线有40多个,包括如今一线的深圳以及新一线当中大部分城市都是二线。其他不论强弱一律都划在三线,之后由于三线之间差距拉大,又增加了四线。

当时的划分是以综合实力为主,分级是由社科院的城市研究部门所发布的。

而新一线城市本身是不具权威性的说法。

“新一线城市”是上海东方卫视第一财经栏目组旗下一个财经研究小组发布的,其全称是“商业魅力指数新一线城市。”这个划分本身就是以经济规模和商业繁荣度来定义的,权威指数为“电视台”级

目前新一线城市成员当中大部分都是曾经的二线头部城市,例如天津、重庆、南京、武汉、成都、杭州、青岛、沈阳、西安、长沙,然后是近十几年来崛起速度很快,但更偏重发展经济的苏州、郑州、宁波、无锡、东莞。

要说靠不靠谱,这个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从城市整体实力来说,二线当中能跟新一线抗衡的城市超不过三个,而且这三个城市还分别是在2016、2017、2018从新一线被挤到二线的,所以可以说也是具备新一线实力的。虽然这些新一线曾经也都是二线,但你能说南京、成都、杭州这些城市跟现在二线的石家庄、兰州、保定、绍兴一个级别吗?显然不能,所以新一线的整体实力确实明显领先于二线。从定位来说,这是靠谱的。

但是不靠谱的在于给新一线城市的打分和排名,作为一份经济和商业为核心的排名,却完全不把人均经济数据当回事,只把经济规模纳入评级范畴。比如成都已经连续多年蝉联新一线榜首,而且还是满分。

要知道成都的人均GDP是15个新一线城市中倒数第二,人均收入也是倒数第二,甲级写字楼空置率这个关乎商业景气度的大项排名倒数第四。只因为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和商业繁荣度增速第一,所以就以接近满分的成绩排在榜首。好吧,满分和榜首就算能接受,后边排名中游之后的几个中心城市直接分值只有成都一半,其中包括福布斯最佳商业城市排名以及GFCI世界金融中心名次都排在成都之前的青岛,重点是人家不论人均GDP还是人均收入也都领先成都,莫非因为经济规模和商业增速没成都快,所以就只给前者一半的分数?就算名次能接受,这个评分显然是很不靠谱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招商政策信息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招商政策信息网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1. 在线咨询
  2. 医院预约
  3. 价格查询